皇上心急如焚,立刻派出朱兆熙等将领前去支援。
因为北境的战事,连十一皇子的封王典礼都从简而办。
赵贵妃还为此颇有微词。
觉得自己的儿子不受重视,去皇上面前洒了场眼泪。
皇上也是顾念与她的情谊,叫礼部换了几回封号,最终选定一个“慧”字,取聪颖敏捷之意。
也算给足了赵家颜面。
这天,宋云缨接到旨意,说要皇室宗妇进宫量体裁衣,做典礼时的吉服。
宋云缨自然也在其中。
她只是简单装扮一番,便入了宫。
丹阳公主早已在宫门等候,带着宋云缨一同到了尚衣局。
宋云缨问她:“我当你不会来了呢。”
丹阳公主笑道:“阿羽临行前叫我照顾好你,怕你在宫里受欺负,特意嘱咐我,一旦你进宫便要寸步不离的跟着。我可不敢怠慢。”
“那就那么娇气了?”
丹阳公主告诉她,“母后病了,我也不能陪你太久,到时候可别去阿羽面前告我的状才好。”
“皇后娘娘病了?”宋云缨想,前几日进宫时,还好好的。
“许是最近宫中事务繁多,累病了。”丹阳公主引着她一路往前走,“母后这才得了太后体恤,歇上一歇。如今封王典礼的后宫之事,都交给薛贵妃打理了。”
宋云缨恍然,“我说呢?往日皇后娘娘都是让宫里的裁缝去各家府上量身,怎的就突然让进宫了。”
话音刚落,依然到了尚衣局。
除了被禁足的庸王妃,各宫的娘娘和宗室贵妇均已经到齐,大家正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封王典礼的事。
与人寒暄过后,宋云缨找了个角落坐下,静静地听着。
这时,一位身着华服的美人在宫女的簇拥下走了进来。
“薛贵妃金安——”
众人起身行礼。
薛贵妃抬手,“诸位妹妹快请起,都是一家人,别拘泥于这些虚礼。”
这时人群中有人起身奉承道:“贵妃娘娘真是客气。谁不知,您是这宫里最有眼光的人了。瞧您这一身的华服绣样,谁不赞一句美艳无双呢。”
薛贵妃莞尔一笑,“皇后娘娘近日身子不爽,赵贵妃又是慧王生母,另有重任在身。太后这才把边边角角的事,交于本宫来做,若是做得不好,各位姐姐妹妹可多担待。”
“贵妃娘娘可真是谦和,叫人看着如沐春风呢。”
有人奉承,就自有人看不惯。
偏偏宋云缨耳力好,在角落里坐着,多听了两句。
像是几个郡王夫人的声音:
——“得意什么?眼下庸王也倒台了,她还觉得自己风光呢?”
——“就算庸王没倒台,他也是薛大贵妃的儿子,与她小薛妃有何干?”
——“她得宠,不过是皇上念着薛大贵妃的情分,当年,她靠着年轻貌美与自家姐姐有几分相似才入宫承宠,如今人老色衰,也不行喽。”
皇亲之中,宗族之内,利益牵扯太多,关系更是错综复杂。
旁人议论,宋云缨也全当听笑话,并不参与。
这时,小薛妃看到了丹阳公主和宋云缨,于是问:“公主身边的这位,可是誉王妃?”
书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