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皇万岁万岁”
谢恩的欢呼声还在耳边,隆庆到底还是要脸皮的,挥手几次后转回皇宫了。
眼看要过年了,难得来了一个好消息。虽然自己知道是名不符实,但这样虚空造牌,平白让天下人欠皇室恩情的事,还是很值得庆幸的。
许仪这个暂且随身的太监也是懂事的,赶紧踢了踢一路的起居注史官。
这么大的善政要是记录下来,往后千百年,大明也能在仁义上立稳脚跟。有起居注史料为证,这是铁证了。
跟在队伍最末的史官,哪里还用许仪提醒,早就已经大书特书了,四个字,四个字的,什么“蠲免万万,文成武德,仁君贤臣,万民生佛。”
怎么好听怎么来。
倒不是小史官太想进步了,而是他也听到大明居然破天荒地拿出好几百万两银子救灾。要知道,就眼下,朝廷财政还在闹欠荒呢,勒紧裤腰带居然是去救灾?原本有些微词的小史官现在是一点怨言也没有了。
----------------
打开乾清宫的大门,先前的歌功颂德再也听不见了。
朝廷的烦心事再一次袭来。
现在有了枪炮,要不要开打朱雀国呢?
其实从隆庆的内心来讲是不想打的。但这不是要维护天朝威仪吗?
算了,本来能拖一天是一天的原则,隆庆再次翻出来自己珍藏的彩色油画不良绘本,咂摸起来。
就在隆庆翻看完一册,正准备自己给自己加钟时。
锦衣卫的人来报了。
朱七大喘着粗气,将锦衣卫的密信递给了许仪。
“朱七,你也是老人了,此事可当真?”
看完密信,隆庆是真的给这帮人整无语了。
石见银矿那边原本是大明与倭国国王合作,结果前段时间倭国国王被地方叛军东西夹击。眼看石见银矿要失手,大明朝廷这边立马从永宁卫派了一个新晋的参将祖承训带着一个一千人的骑兵先遣队去探探虚实。
结果这一探,差点直接把这一千精锐折在里面。
调查的结果有两条,一条是倭国朝廷官员一味催战,并且隐瞒五个大名联合叛军的实情。更有甚者,在遭遇战的过程中,好些倭国武士当场叛变的。
书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