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趣阁>都市言情>1979我的文艺时代> 第五百八十三章 正确的方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八十三章 正确的方向(1 / 2)

姜玉楼版《狩猎》创作完成后,于华来了。

去年,于华在鲁院学习,从文字的成熟度到写作技巧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在校学习期间,他完成了《西北风呼啸的中午》的创作,并在《最文学》上发表。完成鲁院的学习后,他又在《最文学》上连续两期发表了《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从此开始确立自己在华夏先锋作家中的地位。

这些作品以对“暴力”的极度渲染震动文坛,由此,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先锋文学的影响力。

接连完成多部作品,于华没有膨胀。因为他有一个非常好的比较对象,那就是姜老师。

姜老师那么成功的人尚且如此低调,于华又哪来的底气膨胀呢?

他这次来,是为了送两部最新创作完成的中篇作品。

一部叫《现实一种》,一部叫《世事如烟》。

这两部作品的出现,让编辑部的众人差点惊掉了下巴。

不出意外,两部作品依旧延续了于华先锋文学的创作风格。

《现实一种》的先锋性十分突出,它彻底颠覆了伦理文化和人性本质。小说叙述的是兄弟互相残杀,以消灭对方子患为目的的故事。在这篇小说中,于华以极为冷漠的叙述语调,讲述了令人惊心动魄的“现实一种”,表现了理性的脆弱和荒谬,饱含着对人性凶恶的愤怒和焦虑。

编辑部对此的评价是:“《现实一种》是当代小说史上极为罕见的一篇表现人性暴力、彻底颠覆伦理的最具叙述强度和冲击力的文本。”

另一部《世事如烟》与《现实一种》相比又有所不同。

《世事如烟》描写了七个家庭和十多个人物的如烟世态,人物的某种宿命结局和飘忽不定的情态关系带给我们一种潮湿、阴沉、难以捉摸的感觉。人物和景物的关系,以及他们各自的关系又都是若即若离、时隐时现的,小说的基调阴沉,节奏飘忽,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诡异多端。

如果让现代的读者去看,他们大概会评价于华创作这几部作品时,多半有点大病。否则不会创作出这么荒诞、残酷、暴力和丑恶的世界。

可这样的小说就是出现了,而且还是出自于华之手。

只能说,这个年代先锋文学自有其特点。

从文学特点上看,这部作品没有问题,属于实验性质的作品,发表后估计会很受评论界的欢迎。但读者层面……如书中那样残酷的世界,真的适合读者看到吗?

负责的编辑就这件事询问了姜玉楼的意见,姜玉楼道:“读者不是小孩,他们有自己的判断力。不需要我们告诉他们该看什么样的文学作品,不该看什么样的文学作品。”

负责审核的编辑哪里还不明白社长的意思,当即通过了于华两部作品的审核,剩下的只需要等待排期就好。

有了结果后,姜玉楼叫来了于华,告诉了他这个好消息。

于华一脸憨厚地感激道:“谢谢姜老师。”

光看他的样子,谁又能想到他热情的外表下,藏着冷漠到残酷的语言呢?

只能说人不可貌相。

姜玉楼夸奖他进步的同时,又为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你在鲁院的学习显然没有白费,文字中已然透露出独特的个人风格,这无疑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冷漠与残酷,这些看似负面的情感,若能在你的笔下被描绘得淋漓尽致,未尝不能成为另一种深邃而引人深思的艺术表达。你的文字若能如此,必将更具魅力,引人驻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书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