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趣阁>都市言情>1979我的文艺时代> 第四百零三章 引起轰动的创刊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零三章 引起轰动的创刊号(1 / 2)

所幸,路谣的《人生》在数易其稿后,终于完成了最终版。

《最文学》早已完成了版面的编排,差的也就是他的这部《人生》了。现在,路谣交稿,编辑们在审核后,确定没问题,总算可以安排印刷了。

《最文学》没有自己的出版部门,姜玉楼联系了人民文学,代为出版。双方合作多次,也算愉快,交给他们也可以高枕无忧。

最重要的是人民文学的渠道广啊,要是换另一家,想铺满全国还真不容易。

这次姜玉楼也算下血本了,首印就是三十万册,如果失败的话他可是要损失一大笔钱。

亏欠其实倒没什么,他怕的是《最文学》这个新生的杂志因此一蹶不振。他成立杂志社可是满心期待能成为《当代》和《收获》那样的名刊,可不想《最文学》成为自娱自乐的玩具。

在和人民文学沟通一番后,他开始大撒金钱,在报纸上宣传自家的杂志。

宣传的方向有几点,一个是杂志类型。《最文学》是综合性杂志,不只是纯文学,里面还有通俗小说和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

再一个就是宣传作家,这也是着重宣传的。

《最文学》杂志社的社长是姜玉楼,这个消息知道的人不多,但是姜玉楼会在这份杂志上发表自己的小说却可以说是人尽皆知了。

可以说,姜玉楼就是如今国内最有名的作家,说他是杂志销量的保证也并不为过。只是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该宣传的,一定不能吝啬。

等到铺天盖地的报纸宣传出现在读者的眼前时,他们惊愕地发现,就是儿童报纸上都有关于《最文学》的宣传。

他们不知道具体要花多少钱,但却有个模糊的概念,那就是个人百年以上的工资总和。

对于姜玉楼的大手笔,宋文也劝过,只是他完全不在意,按照他的话说,“老宋啊,咱们的《最文学》不只是普通的杂志那么简单,他还承载着我的希望。而且,不只是我们在关注,全国所有杂志社,还有编辑们以及作家,都在等待着,一旦《最文学》失败,那什么也不用说。可一旦成功了,国内的杂志销量份额可就又会有个大变化。所以,现在不是我们吝啬金钱的时候,相反,这种天赐良机必须把握住才行!”

宋文被他的话说服了,当宣传展开后,他的心里是既有激动又有忐忑。

“一块钱一本的杂志,读者们可千万不要嫌贵啊!”

这些年,杂志的价格还真的是在稳步上涨。

比如《当代》文学以前季刊也就一块一毛一本,现在改成双月刊,却卖一块一本,真的是贵了很多。

不过涨价是大趋势,《最文学》的双月刊卖一块一本,也是顺应趋势了。

很快,时间来到1982年的六月一日,《最文学》正式上市。喜欢这部杂志的读者可以在邮局订购,也可以在书店购买。

姜玉楼之所以选择六一儿童节,还真不是什么恶趣味,只能说恰好赶上了,如此而已。

杂志上市第二天,宋文已经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他自己掏钱,把市面上能买到的报纸都买了一份,然后满怀期待地挨个翻阅一遍,只是翻看过后,他却遍体生寒,如坠冰窟。

原来,他是想看看报纸上有没有关于《最文学》的评论,不管是对杂志的评价,亦或者是对作家和小说的评价,只要有对他来说都是个好消息。

结果……没有,一份都没有,就好像昨天没有一份叫《最文学》的杂志上市一样。

“怎么会这样,不应该啊?”

宋文挠着头,完全想不通为何如此。

“等等,再等等,说不定过一阵就会有好转。”

时光飞逝,转眼《最文学》1982年的第一期已经上市十来天,最开始的几天并没有什么反应,报纸上没评论,杂志社也没有读者来信,这不是一份有着野望的杂志该有的结局。

实际上,不是读者不喜欢,也不是评论家们忽视了《最文学》,实在是它的创刊不走寻常路。

第一期创刊号的作者中,除了姜玉楼和路谣外,其他大多都是对于读者完全陌生的名字,即使是路谣,说实在的也并不是多么有名。路谣尚且如此,更别说其他作家了。

当然,这些并不重要,真正让读者和评论家们感到惊喜的是这份新创刊的杂志,第一期就收集了无数优秀的稿子。

等到六月中旬前后,陆陆续续有针对第一期的读者来信寄到最文学的编辑部。

买了《最文学》第一期的读者们可谓大喜过望,他们本来是冲着姜玉楼的名头买的。姜玉楼的作品自然是不负众望,其他作家的作品也给了他们许多惊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书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