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不懂技术。
但他见过后世的诸多种雷达,比如,大锅盖样式的,半月形状的,球形的,乃至某款吃鸡游戏里,军事基地中,也有一款硕大的现实中存在的超大型雷达。
当然,不止是这些固定在地面上的,就比如战斗机掀开机头后,里面也装有雷达,那种由一块块小方块组成的平整的雷达,海洋的船只顶部,也存在杆状的不停旋转的雷达。
雷达的种类多样,运行的原理,李峰不懂,但他知晓,这玩意用处很大,就比如,在沪上郊区被击落的那架U2,肯定离不开雷达前期探照。
战斗机,导弹,如果看做是锋利的矛,那雷达技术,可以称之为盾,一攻一守。
他的要求看起来并不高,不需要探查高空中不清楚位置的战机,也不需要忙忙大海里搜寻舰船,炮侦雷达,只用于两军对弈。
而两军博弈时,双方的战线排布,无疑是十分清晰的,一方在这边,那另一方,肯定就在对面,属于已知敌人驻守方位。
但未知的,就是对方的火炮阵地,会部署在对方阵地上,具体的哪个位置。
火炮阵地,肯定是要做隐蔽的,无论是拉伪装网,还是半地下掩体,无疑对侦察人员和侦察机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而且,目前的火炮射程,在十几到二十公里范围,真正布置在战线最前沿的非常少,大部分火炮阵地,都会处于前沿阵地的后方位置,让一线步兵,起到一定的防守作用。
这就造成了,想要侦察到对手的火炮阵地,拿到坐标,需要派出侦察人员,穿过重重关卡,才有可能获得成功,也有可能因为时间的拖延,阵地已经转移了。
炮侦雷达,则是不用以上步骤,只需对方火炮开火,根据弹头的弹道反推,在二十秒之内,直接拿到对方火炮的坐标,集结己方炮群,立刻进行火力反制。
哪怕就是大致坐标,在一个炮兵营十来台火炮的整体覆盖下,也大大增加了命中概率,相当于,为炮兵增加了一双眼睛,这双眼睛,发现的时间越快,收益也将最大。
要知道,战场上,噶人最多的,不是枪林弹雨,而是各种口径的炮弹,对方一轮开火后,火炮阵地没了,缺少了火力支援,那将大大增加,对方的防守难度,以及远远降低,己方士兵的阵亡率。
此消彼长的道理,李峰懂,科技的提升,科技树的点亮,无疑对战场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核武器是打不起来,但常规战争,打的就是技术的代差。
“炮兵侦察雷达~!”
柴意远喃喃嘀咕起了这款还未出生的名字,他的文化水平不低,如果按照李厂长的描述,这款雷达一旦出生,和炮兵确实有很大的关系。
而红星厂,目前在他眼里,就是以生产车载火炮为主,李厂长从雷达的运行原理中,揣摩出这种炮侦雷达的想法,看起来就不算太奇怪了,只是国内目前,并没有这方面的雷达。
至少,柴意远所知晓,目前研制中的雷达,基本按照空军提出的设计要求,部分是海军提出的设计要求,陆军炮兵,还真没有这方面的设计需求。
第一个提出这种设计要求的,偏偏不是部队,也不是雷达厂自行提出研发方向,反而是生产车载火炮的生产厂家。
“怎么说,我们目前有没有这种的?”
李峰看着眼神一时迷惘,一时激动,一时又低沉下去的柴意远,并不知道自己在这短短的片刻功夫,给他的内心带来了多大的伤害。
“没有,据我所知,是没有这种类型的雷达,你是第一个提出来的~!”
目光怪异的看了一眼,自己的新厂长,柴意远的内心,有着说不出口的难受,自家厂长看起来确实是不懂技术的,但他提出的想法,偏偏是他们这行,压根没人想过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恐怖如斯,可能这也李厂长为什么这么年轻,偏偏能当上厂里一把手的原因,这个猜想如果能够完成,无疑对于炮兵来说,会极大的提高战斗力。
“研发有难度么?”
不出所料,李峰印象中,国内引进不列颠的,也是要等到八十年代后了。
“有,难度不小~!”
“留给雷达的反应时间很短,炮弹的反射面积太小,计算弹道的数据量很大~!”
柴意远再次点着了一根香烟,天空的飞机,海面的舰艇,对于雷达发射出的电磁波,所反射的面积,比炮弹大太多了。
书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