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趣阁>其他类型>医生:我都快入土了,系统你才来> 第747章 最后一日,绝地翻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47章 最后一日,绝地翻盘!(1 / 2)

而是……蒙特卡罗引擎和AlphaCa系统带来的改变!

最初,方具瞻团队是基于CT/MRI解剖影像估算剂量。

但由于Ac-225衰变仅释放微量伽马射线,传统的SPECT根本无法成像。

也就无从区分肿瘤和正常脑干核团的吸收剂量。

主要的是一个随缘。

因而,误差能到±35%左右。

极端情况,甚至出现过100%以上的剂量超额……

而如今经过许秋的改良方案后,他们利用蒙特卡罗模拟阿尔法粒子在组织中的径迹,平衡肿瘤杀伤与脑干功能保护,剂量误差降至±5%。

并且,利用AlphaCa系统进行实时活度监测与疗效验证。

通过实时捕捉阿尔法粒子电离径迹,生成肿瘤内药物分布的实时热图!

而这,也能直接量化肿瘤靶区与周围组织的吸收剂量,从而反馈给蒙特卡罗引擎,协助后者实时调整剂量。

甚至于,许秋还考虑到了脱靶蓄积问题。

备选提供了补救手段,也就是输注螯合剂,从而迅速将过度的剂量排出体外。

这个举措,最终让剂量误差精益求精,甚至到了±3%左右……

堪称王炸级别的改良!

原本,方具瞻就对剂量控制很不满意,改良前就只给了27分。

而如今……

这个数字来到了653分!

从各个方面进行计算,它都远远超出了方具瞻预估的最好结果。

而各方面指标都爆炸性的好,最终分数更是创造了一个令人咋舌的奇迹!

此刻,方具瞻也极为振奋。

虽然之前对阿丽莎说“「肿瘤免疫靶向疗法」也不过是放疗的一种,实际上始终没有跳出常规疗法”……

但,若是真的不对它抱任何希望,他一个堂堂院士又怎么可能去做?

又如何能拉来哈佛医学院等机构将近一个亿的经费支持?!

放疗的确是脑胶质瘤的常用疗法。

但……事实上,放疗根本无法延长大多数病人的总生存期。

该四个月死,还是四个月。

唯一的作用,就是在短期内缓解症状。

等于是给病人临死前的最后体面。

甚至于,相当一部分病人做了放疗后连症状都没减轻,仍然是带着痛苦迅速死去……

然而,如今的「肿瘤免疫靶向疗法」呢?

根据预估,此前它就能将中位生存期提升至14~15个月。

而如今经过许秋的改良与升级,这个数值甚至已经来到了18个月……

并且这还没算上“治疗逃逸后阴性克隆”。

事实上,最终的生存期提升比想象中还要好很多!

此时此刻,实验室其余人也是一脸的振奋。

很多人眸子颤动,身子也不停地发抖。

可想而知有多兴奋!

而就在这时,费恩看向方具瞻,问出了所有人都无比关注的问题:“方院士……如今咱们这个科研项目的完成度,预估能达到多少?”

这一刻,所有人都看向方具瞻。

眼里也流露出了一丝紧张之色。

他们很清楚如今自己的局面。

哈佛医学院尽管财大气粗,但毕竟拥有八家附属医院的世界顶级医学院,因而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越有实力的,也就越能从哈佛医学院拿到更多的资源。

而显然,始终坐拥“哈佛一院”之称的麻省总院,必然是最大得利者。

相比之下,方具瞻虽然能力也相当出众,但个人的力量又如何与顶尖医学院的伟力相抗衡?

布列根和医院所能拿到的份额就这么多,方具瞻想要在远低于麻省总院的人才质量、经费限额以及低了一个档次的设备、实验材料等的情况下,还拿出超过麻省总院的科研课题,几乎不可能。

也就是说,比应用前景、比潜力,肯定没有什么胜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书趣阁